哈萨克语拉丁化与纳乌鲁兹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哈萨克语 拉丁字母 哈萨克语拉丁化与纳乌鲁兹节

哈萨克语拉丁化与纳乌鲁兹节

2024-07-12 07: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上周,中亚地区的两个重点都和变化有关:第一个变化是文字的转变,即哈萨克语拉丁化;第二个变化是时令的更新,也就是纳兀鲁兹节。

哈萨克语拉丁化:文字的转变  

3月16日,哈萨克斯坦商业银行朱桑银行改名:由Jýsan Bank变为Jusan Bank。字母ý改成u的发音相同,书写方式的变化是哈萨克语拉丁化不断完善的体现。此前一天,哈教育部长表示,从2023年起,国语哈萨克语的书写方式将由基里尔字母逐步转为拉丁字母。 字母ý曾出现在2018年版的哈萨克语拉丁字母表。

在2021年1月通过的最新版拉丁字母表中,字母ý已被取消。

中亚地区诸多民族(哈萨克族形成于15世纪)于10世纪皈依伊斯兰教,开始使用阿拉伯字母。这一现象持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1929-1940年,按照苏联政府的指令,中亚各加盟共和国开始采用拉丁字母。

1937年的《社会主义哈萨克斯坦报》

 

下面这张图是1931年苏联教育部门制定的哈萨克语拉丁字母表,标注的是阿拉伯字母对应的拉丁字母。  

但鉴于拉丁字母无法充分表达突厥语系各语言的丰富发音,当局又转向了基里尔字母,制定了由42个字母组成的字母表,1951年和1957年进行了两次修订。

上述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受苏俄和苏联发展目标的影响。在1930年代,莫斯科当局仍希望发动世界革命,在此背景下,拉丁字母自然是首选。1940年代,苏联当局的重心转为国内建设,采用基里尔字母有利于俄语的普及和国家政权的巩固。 苏联解体后,中亚国家对语言书写方式的改革一直没有停止。为了向国外受众推送哈萨克语信息,哈萨克斯坦国家通讯社2004年借鉴土耳其语,首次推出了拉丁字母版的哈萨克语新闻页面。 2017年10月,时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签署法令,要求在2025年之前逐步实现国语书写方式的拉丁化。随后,相关部门制定了40多种拉丁化方案,在学校等教育机构进行书写调查和测试。当年10月26日,通过了第一版哈萨克语拉丁字母表。2018年2月又通过了第二版,按照“一音一字母”的原则,总计31个字母。现总统托卡耶夫已明确指示,将在2031年之前完成国语拉丁化。 客观来看,哈萨克语拉丁化的好处多多。第一,可以提高计算机通用语言的兼容性,加快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领域与国际接轨;第二,将促进哈萨克语国际化,扩大哈萨克语海外教学规模;第三,将促进英语的推广,加快三语(哈、俄、英并举)教育进程;第四,有利于民族主义者和民粹主义者宣泄情绪,为社会减压。 总有媒体和评论人士将哈萨克语拉丁化与“去俄罗斯化”挂钩,将其视为哈萨克斯坦巩固国家主权的体现。这种看法虽有一定市场,但绝非主流。如果非要在拉丁化与去俄化间作非此即彼的选择,这将给哈萨克斯坦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如果没有俄语和俄罗斯,我们无法追溯和总结哈萨克斯坦的历史,更没法展望这个国家的将来。  

疫情中的第二个纳乌鲁兹节:时令的更新

 

3月21-22日,中亚五国迎来了传统新年——纳乌鲁兹节(也称作纳乌鲁斯节、诺鲁孜节等)。“纳乌鲁兹”一词源于波斯语,意为“新的一天”。这一节日象征着万物更生与天人合一。 有些人在朋友圈向穆斯林朋友致以节日祝福。严格来说,这于理并不相合。虽然纳乌鲁兹节多在伊斯兰国家庆祝,但该节日并没有宗教色彩,将其认定为宗教节日确为误读。苏联当局就曾这么做过,1926年把纳乌鲁兹节作为宗教节日列入了黑名单,直至1988年。 1991年3月,哈萨克斯坦将3月22日定名为纳乌鲁兹节,2001年又确立为全国法定节日。2009年,政府将纳乌鲁兹假期增加到3天——3月21到23日。另外,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纳乌鲁兹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月21日被命名为“纳乌鲁兹国际日”。 节日的多项传统与数字“7”相关。例如,在哈萨克斯坦,人们一定要吃由7种食材组成的香粥;在阿塞拜疆,越过篝火7次象征着幸福和成功。另外,牛肉是必不可少的。在地区国家的很多神话传说中,牛是冬天的象征,吃几块牛肉意味着终于告别了难熬的严寒。 今年的纳乌鲁兹节是哈萨克斯坦在疫情期间迎来的第二个传统春节。去年3月13日,哈境内出现首批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采取了闭关、断航等紧急措施后,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给政府防疫工作造成最大困难的是民众缺乏耐心。今年纳乌鲁兹节前夕,从每日确诊病例看,疫情防控工作仍在原地徘徊。但经济已经瘦身。用哈媒体自己的话说,疫情造成了近2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后果——GDP自2000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导致出口收入减少110多亿美元,人口死亡率上升21%。 今年将是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独立30周年。说实话,老百姓们个人对三十载发展的总结很可能就取决于最近几个月的抗疫形势。

 

 一周速递(3月15-21日)

 乌兹别克斯坦创新发展部部长:乌方将从5、6月开始,利用进口分装方式生产中国新冠疫苗,之后将实现本土化生产。乌方正同中方协商100万剂新冠疫苗的进口合同。3月底中国疫苗将抵乌。

 吉尔吉斯斯坦卫生部长:本国居民将接种俄罗斯或中国疫苗,吉方不再审议引入阿斯利康疫苗一事。19日,中国政府无偿援助的15万剂疫苗抵吉。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在针对吉国内犯罪问题上,美国持双重标准。美国一方面认定正在接受吉司法审判某些人为犯罪分子,一方面拒绝引渡已被吉方通缉的犯罪嫌疑人。

 世界银行驻吉尔吉斯斯坦办公室:2020年吉GDP下降8.6%,该国经济恢复到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不会早于2023年。

 哈萨克斯坦卫生部长:在阿拉木图已发现疑似变异新冠病毒,病毒属性将在一个月内确定。  

  每周一景

【塔姆格里佛教岩画】位于阿拉木图东北120公里,是哈萨克斯坦境内唯一一处佛教文化遗迹,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岩画的考证仍未取得共识:有人认为是印度佛教徒北向传教的最终地点;有人认为出自17世纪的蒙古人之手。

(作者:宫卓识,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特聘研究员)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